有媒体报道说日前,一起骗贷案牵出了一件引人关注的插曲:因犯贷款诈骗罪被一审判 处无期徒刑的原华尔森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谢根荣,托人自制的“金缕玉衣”,邀请5位“顶级”文物鉴定专家作评估。专家们拿了评估费,隔着玻璃柜子,“一起看一看,完了该签字,签完字,吃了顿饭就走了”。这件自制“金缕玉衣”,被评估价值24亿元。
这不是文物鉴定界第一次曝出如此丑闻了。今年“3·15”期间,媒体曝光一些拍卖公司的“鉴定师”只要收钱就可以按照顾客喜好随意开具鉴定证书,“鱼目”也能鉴定为“珍珠”。文物鉴定若造假,会损害文物鉴定的公信力,会让学术尊严扫地。
参与鉴定的某知名大学宝石鉴定中心主任接受采访时说:“还没见过鉴定没有报酬的。”文物专家参与鉴定,收取评估费用无可厚非,但鉴定者一旦眼中只有面子、人情,与造假者沆瀣一气,收的鉴定费越高,给出的评估价越高,把假的说成真的,把不值钱的说成价值连城的,那就是赤裸裸的造假。
有些滑稽的是,有位专家说这是“学术自由”。专家们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自主地对文物价值进行判断。但是,不打开玻璃柜子、看一看就给出鉴定结论,学术规范何在呢?参与“假玉衣”鉴定的专家们表示,一起参与鉴定的一位先生是公认的权威,碍于他的“面子”,他说值24亿,别人不好反驳了。由于这位先生已经去世,真实情况已不可考。如果真是这样,盲目服从权威,学术自由精神何在?事情曝光后,专家们或者将责任推向已经去世的这位先生,或者表示自己的鉴定不负有法律责任,学术的严肃性又何在?把这样的鉴定说成“学术自由”,是不是有些对“学术自由”神圣内涵的曲解呢?
近年来,中国民间收藏越来越热,相比之下,文物鉴定资格认证制度、对文物鉴定的责任规范等还远没有完善。在相关法规、制度缺失的情况下,鉴定成了买卖,一些所谓的文物专家从中得到了高额收入。如果让一件又一件鉴定造假事件连续发生,就会透支人们对文物鉴定的信任。
文物是文化传承的宝贵载体,如果文物鉴定成了造假贩子和某些专家牟利的工具,会有多少假文物得以登堂入室?又有多少真文化却难以保存呢?相信那些心知肚明“造假”专家是知道良心的,不要被说假话赚钱容易所诱,以为没风险,其实风险甚大。学术终究是有尊严的,真正的文物鉴定专家会为学术尊严挺身而出,也相信法律和制度约束会完善,心中的天平永远偏向诚信和道德一边。
(此信息来源自互联网,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管理员联系以利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