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强
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商学院社科联副主席
广东省珠宝玉石首饰协会广绿玉分会首席顾问
学术交流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题博客:http://blog.sina.com.cn/glvwhyjs
(广宁玉雕(广绿玉)文化研究)
文/林强 连载(二)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广绿玉民俗文化田野调查及矿区野外考察的基础上,试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对“广宁玉雕”艺术图式美学的特征及其成因作出探讨,并就广绿玉的品级制定划分标准,以期对广绿玉市场的基础研究作初步探索。
关键词:广宁玉雕 图式美学 文化生态 品级标准
随着国内艺术收藏热潮持续升温,玉石市场跌宕起伏。面对翡翠市场持续一年多的下滑、广绿玉价格却一路上扬,很多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了本土玉石的收藏。但广绿玉虽已有两三百年的流通历史,学术研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者对广绿玉的投资一时不知该如何下手。广绿玉的收藏,主要还是收藏广绿玉的作品和文化,这就有必要“广宁玉雕”作出剖析,才能界定广绿玉作品的价值所在。笔者基于这几年广谱性的田野调查和市场分析,试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对“广宁玉雕”艺术图式美学的特征及其成因作探讨。
一、“广宁玉雕”的概念
“广宁玉雕”是指发育于广东省肇庆地区绥江流域,具有明显地域文化风尚的民间传统玉雕艺术流派,属于南派玉雕的一个分支。长期生活在以广宁县为中心,周边涉及四会、肇庆、深圳等地的民间玉雕艺人群体,受绥江流域原生态民俗文化的浸润,经两百余年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广宁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玉雕风格和雕刻技巧。2007年6月被收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宁玉雕”采用广绿玉、翡翠等多彩玉料为主要原材料进行传统手工雕刻创作。广绿玉,又名广宁玉,清末民初时期在海外被称为“广东绿”。产于广东省肇庆地区广宁县清桂、木格镇交界的五指山一带,早在清代已被广泛用作工艺雕刻的玉石材。 “广宁玉雕”独特的材质、工艺和美学意蕴,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然而,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民间玉雕艺术流派,一直未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学界对广绿玉文化的研究近乎于空白。
二、雅俗共存的内涵之美
研究“广宁玉雕”艺术的图式内涵和功能,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图式本体的考识。图像指示对象不同,得出的意指就必然不同。“广宁玉雕”的图式视觉文化特点,很大程度表现在题材内容和形制的审美上。我们可以从历史学、考古学、材料学、民俗学、人类学、神话学、图像学等不同视野,对其内涵和功能进行分析和探索。 “广宁玉雕”发展与风格嬗变的历程,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形成“广宁玉雕”地域性特征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两者共同构建起“广宁玉雕”文化生态环境。美国学者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与环境不可分,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为因果。对“广宁玉雕”流派的研究,应该通过感知地理环境、开发和利用资源、改造自然界形成区域文化的特质和艺术风格入手。
广宁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北,地处北江支流绥江中游,隶属肇庆地区。境地“八山一水一田”,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山林覆盖面积广泛。肇庆地区文明历史悠久,距今14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还经历新石器时期、青铜时代,春秋战国为百越之地。广宁县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多种纹饰夹砂陶片和彩陶片,以及战国时期的青铜鼎、斧、长方銎、兵器、工具等文物,雄辩地佐证肇庆广宁县为岭南土著文化的原生地之一。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人文历史,沉淀形成了广宁的地域文化生态环境,“广宁玉雕”艺术形成了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原生态审美取向。表现在审美思想上,大体可分两类:
(一)、崇尚澄静的禅宗美学意蕴
肇庆地区是六祖惠能的故乡。在广宁县山区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孕育了岭南的佛教禅宗思想。早在一千多年前,惠能沿绥江逆流而上,在四会、广宁、怀集一带混迹于猎户行旅,隐居悟法15年,成就了六祖的大智慧。他的襌宗思想不拘于形式,崇尚自然、追求平和宁静的审美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广宁民间玉雕艺术的审美取向。广宁民间玉雕作品主要以印章石和工艺摆件为主,题材紧贴生活,表现生活,情感质朴;崇尚自然之美,常以农家庄稼、自然界的花草虫鱼为题材,如稻谷、青蛙、蜗牛、瓜果蔬菜等,田园情趣浓厚,意境淡泊宁静,彰显广宁地方区域民间文化的独特内蕴、品质和审美意蕴,两百多年来逐渐形成了淡泊澄净的文化风尚,于淡泊中闪耀着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想。优秀的作品内容多选用日常生活中的俗物,关注生命,讴歌生活,借物咏志,大俗大雅,反映广宁山区传统淳朴的民风和竹乡人澄静心态、淡泊致远的审美思想。如慧能的《坛经》里说,达到心境的澄定,进而悟道,及根本的是须得“心是广大,犹如虚空”。虚空为美,是禅宗美学的观点之一。在田园类型的作品中,民间玉雕艺人对生活小片段的入微的观察,正是从禅宗美学极其讲究的“经验事实”出发去审美、去判断美,感悟了平凡中的美,让作品表现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澄静的审美思想。如作品《春雷惊梦》(见图一),一块石英与绿色绢云母混生的玉料,绿色带在玉料中的走线凌乱而破碎,别人弃料不用,作者却慧眼识宝,匠心独运,创作出作品《春雷惊梦》,漫漫长冬,天地悠悠,万化静寂,突然的一声春雷,万物复苏,便有了“形”有了“色”,作品表现出的无限生机,直指人心。
“广宁玉雕”风格的作品往往呈现平静的美,没有“弘扬主旋律”般使人情绪激动的壮美巨制,重视表现人的心灵和大自然相联系的平静的情感对话,以感召仁心。作品《苦襌》,三色玉料,温润而艳丽的材质给予创意极好的发挥空间。作品保留原材料饱满的自然型态,采用分色技法,圆雕攀附于岩石上的苦瓜,三色材质造就构图的层次,在明度与彩度上产生渐变的节奏美感。苦瓜玉色淡雅,衬托出绿色叶子的无限生机,这绿色的快乐是张力,是生活的禅意:淡泊的修行,生命长青。作品体现广宁地域淳朴的民俗审美。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与感染力。这远离尘世烦嚣的不足为人所道的小小片段,以一种清纯的安定和禅理的姿态,让人感悟到生命的悠然和快乐,达到心境的澄定。